​春秋到明朝时期都沿用笏板 清朝为何要全面废除

2024-04-17 14:37 来源:瑟谷网 点击:

春秋到明朝时期都沿用笏板 清朝为何要全面废除

还不知道:笏板从春秋沿用到明朝,为何在清朝时期被全面废除?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大家可能都在古代影视题材电视剧中看过皇帝上朝的场景,很多人都注意到,官员在上朝时双手都捧着一个狭长的板子,这个板子就叫做笏板。

这种笏板起源于春秋时代,是中国古代王朝臣子上朝的必备品之一。官员一般把要上奏给皇帝的话记在上面,有时也将皇帝的训令记在上面以免忘记。

可是,我们从来没有在清宫戏中看到笏板,这又是为何呢?

原来,在清朝入关后,沿用两千多年的笏板制度就被清朝正式废除,自此以后,大臣上朝不再需要携带笏板。我们不禁好奇,为何清朝要将一个历史如此悠久,且具有实用性的笏板制度废除呢?

从春秋到明朝:笏板的形成与演变

1. 笏板的缘起

纸张要等到东汉蔡伦改良造纸术后才迅速推广开来,此前的书写载体五花八门,商朝用甲骨、西周用青铜和甲骨,春秋战国开始流行用竹简。笏板的出现就和竹简的流行有关。

正是因为人们在春秋战国时期习惯于将文字记录在竹木削成的竹片或木片上,这种竹片、木片也就成为朝中大臣日用必须品。久而久之,人们将这些随身携带的竹片、木片称作“笏”。

根据《礼记》记载:“笏长两尺六寸,中宽三寸”。《礼记》成书于战国,当时的一尺大约相当于19.7厘米,两尺六寸约等于51.22厘米,三寸为5厘米。所以,当时的笏板大约是一个半米长,5厘米宽的狭长木片或竹片。

这种尺寸十分便于携带,可以随时别在腰上。久而久之,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大臣上朝携带笏板的习惯。

此外,因为春秋战国时期的男性服装没有纽扣,当时的男性都是在袍衫外再束上一条腰带。有了腰带后,笏板就更方便携带了。贵族男性可以将笏板直接插入腰带,随身携带。

于是,我们在《礼记》中看到了这样的记载:“执笏者,其有事,则搢之于腰带”。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那些需要拿笏板的人,遇到一些临时事务,可以将笏板暂时别在腰上,方便腾出手来解决事情。

此后,这种搢笏逐渐变成贵族男子、官僚成员的专属特权,如《礼记》记载,一个贵族男性,每天早起,必须衣着整洁,不能忘掉搢笏,这是外出拜访友人、侍奉君王的必备礼节。

与此同时,由于贵族、官僚使用腰带一般由“绅(用蚕丝织成的腰带)组成”,极为精致,所以,在战国时期又出现了“搢绅”一词,以此专门指代那些别着华美腰带,腰带里插上笏板的官僚、贵族。

这种称呼在战国时期已经十分流行,如《庄子》记载“其在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搢绅先生,多能明之”。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山东邹鲁地区的士人、搢绅大多熟悉诗书礼乐等儒家学问。

2. 东汉-明朝:笏板的制度化

东汉时期,随着造纸工艺的不断改进,纸张逐渐成为士人的主要书写载体。

按理说,此时笏板应该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实则不然,由于春秋战国以降,士人、贵族长期使用笏板,使得笏板不仅没有因为纸张流行而渐次消亡,而是成为中高级官员官阶、地位的物质象征。

编纂于汉代的《礼记》记载“笏,天子以玉,诸侯以象,大夫以鱼须文竹,士以竹本”。也就是说,不同身份等级的人使用的笏板材质不同。

天子使用玉质笏板,诸侯使用象牙笏板,大夫使用鱼须文竹制作的笏板(即使用鱼皮装饰文竹做成笏板),士人使用简单的竹制素面笏板。

由此可见,笏板的材质逐渐与使用者身份等级挂钩,笏板不仅仅具有实用功能,还具有彰显身份地位的社会功能。

时至唐代,笏板的社会功能进一步制度化。

《唐会要·舆服志》记载:“诏五品以上执象牙笏,以下执竹木简……一律上圆下方”。

从这则记载不难看出,笏板与身份不再模糊对应,而是精准地以五品官位为分界线,五品官以上的官员使用象牙笏板,五品以下只能用竹木简。同时,唐人还规定了笏板的统一形制。

此外,唐宋官员的朝服开始按照一定颜色区分贵贱,大体而言,三品以上的官员朝服用紫色,五品用朱色,七品用绿色,九品用青色。

因此,除了笏板材质要与身份等级对应外,官员所持笏板还要与服饰颜色相匹配。

如此一来,唐宋时期,笏板逐渐与官员品级、服色形成了稳定联系,成为区别官员贵贱的重要标准。

甚至于,唐宋时期还规定,不只是上朝时要携带笏板,几乎所有重要场合(如宴会、庆典、祭祀等等),官员都要携带笏板,以便礼官安排官员的相应位次,笏板的社会功能完全压倒了实用功能。

到了明朝,笏板的实用功能完全被抛弃,仅剩下象征社会身份的功能。如果非要说笏板还有点实用功能,恐怕也只剩下用笏板遮挡自己的脸部,以免上朝时直视帝王,冒犯天威。

清朝的剃发易服与补服制度

1.强制剃发与清除明朝影响

1644年,清军入关后,多尔衮马上出台剃发令,据《清史稿》记载:“凡投诚官吏军民皆薙发,衣冠悉遵本朝制度”。

也就是说,所有清军治理下的百姓与官僚都要剃发,衣服与冠帽遵循满族人的制度。

这条剃发令一度受到汉人的强烈反对,由于当时清军仅仅征服了黄河北部部分地区,广大南部、西北地区尚在亲明势力手中,所以,清政府被迫暂缓实行这条命令。

此后,随着清军对中国各地的渐次征服,清朝政府又再次开始推行剃发令。此时,清政府再度遭遇了汉人的激烈反抗,但清政府不再妥协,而是颁布严格禁令。据《清史稿》记载,清朝政府下令:“颁布(禁令)十日后,如有不剃发易服之人……无论官员治以重罪”。

也就是说,清朝政府开始用行政高压和法律手段强行推广满族发饰和服饰。

作为明朝象征的褒衣博带、汉家衣冠、腰带笏板都被清朝统治者视作在文化上怀念明朝,也在此番禁令中逐渐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清朝鼠尾辫、补服等等。

由此可见,正是因为清朝统治者信奉“衣冠风俗同,则国家同”(《清史稿》)的理念,大力推行剃发易服制度,才将象征明朝汉族文化的服饰、笏板等一一废除,企图在文化领域“去明朝化”。

2.补服制度与笏板的消失

除了文化上的考虑外,清朝官制中规定的官员补服迥异于此前的汉族王朝官服,从实际服装设计上就没有给笏板留下空间,这是笏板在清代被全面废除的技术原因。

明朝的官员服饰多为长袍式,右衽大襟,腰间有束带,可以插笏板。

而清朝则与明朝迥异。清朝的官服大致分为两类,一是朝服,二是补服。

朝服是清朝文武百官参加朝会大典时所穿,是朝臣一生为官中最隆重的服装。按照清朝规定,朝服皆为上衣下裳相连,两袖为马蹄袖,没有束带插不了笏板。

补服是清朝官员的日常官服,在很多场合都会用到,在现代清朝影视剧中也极为常见,是一种外在形象最明确、最易辨认的官员袍服。

清朝的补服自有其特色,包含了满族传统服饰特点,与明朝大不相同。

从补服样式上来看,明朝官服为长袍式,右衽大襟袍,袍袖是窄口的。清朝的补服为长褂式,褂子从前襟中央对开,中间有纽扣可以扣上,袖口减至肘前。依然没有束带,无法插上笏板。

此外,与明朝不同的是,清朝官员的等级可以用服装的补服纹饰和顶戴花翎相区别,笏板标识官员身份等级的作用被这两种特征取代,这与满族人来自东北,常年与野兽打交道关系密切。

因为,不管是补服还是花翎,都强调用珍禽彰显官员身份。

从九品到一品,补服花纹上的动物也各不相同,文武官员又各有一套体系。文官一品为仙鹤,九品为练雀。武官一品为麒麟,九品为海马。

花翎是插在朝冠上的一种装饰,因为常与顶子相连,所以又被称作顶戴花翎。

花翎由孔雀翎制成,分为单、双、三眼三个级别,三眼花翎最为珍贵,一般只授给王公贵族或作出重大贡献的臣子。

六品以下的花翎由染成蓝色的鹖鸟羽毛做成,又被称作“染蓝翎”,无眼。

由此看来,清朝废弃笏板不用,根据自身的游猎经验,再造了一套用动物纹饰和羽翎彰显身份地位的装饰体系。

总结

在纸张尚未出现,以竹简作为主要书写工具的春秋战国时代,竹简是士人日常生活、办公的必备之物。久而久之,形似简牍的长条板状物成了士人上朝的必带品,方便记录君主言行和相关政策,这就是最初的笏板。

此后,笏板逐渐与身份等级挂钩,不同地位的人使用不同的笏板。

东汉以降,随着纸张的流行,简牍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笏板并未因此销声匿迹,而是进一步与身份等级形成稳定联系。

在唐宋的朝政大典中,特别规定了不同等级官员所用笏板的差异,笏板彰显社会等级差异的功能一直延续到明末。

时至清朝,笏板被彻底废除。一是因为清朝入关后实行剃发易服,试图清除明朝汉文化的影响。二是因为清朝官服制度不同于明朝,没有束带,也用不了笏板。